【保健資訊-洗澡篇】洗澡的講究你知道嗎?

發表人 jose 於 2010/6/4 22:25:11
【保健資訊-洗澡篇】洗澡的講究你知道嗎?

洗澡不僅可以清潔皮膚,促進血液迴圈、新陳代謝,有利於消除乳酸等導致疲勞的廢物,還能改善睡眠。因此,可以說洗澡屬於一種文明習慣。但是,你是否知道洗澡也有一些講究。

每週洗幾次澡

夏季人體分泌旺盛,出汗較多,每天應沖洗1次。而冬、春、秋季天氣不熱,洗澡的次數可因人而異。身體較胖和皮脂腺分泌旺盛者,可適當增加洗澡次數。老年人皮脂腺分泌減少,可適當減少洗澡次數。

洗澡水溫度多少合適

澡水的溫度應與體溫接近為宜,即35~37℃,若水溫過高,會使全身表皮血管擴張,心腦血流量減少,發生缺氧。孕婦洗澡時的水溫更要注意不要太高,以防發生胎兒缺氧,影響胎兒發育。夏季洗冷水澡要適度。洗澡水過冷會使皮膚毛孔突然緊閉,血管驟縮,體內的熱量散發不出來。尤其是在炎熱的夜晚,洗冷水澡後常會使人感到四肢無力,肩、膝酸痛和腹痛,甚至可成為關節炎及慢性胃腸疾病的誘發因素。一般夏季洗冷水澡的水溫以不低於10℃為好。

洗澡時間多長適宜

無論春夏秋冬,洗澡時間均不宜過長,每次洗澡時間以15~30分鐘為宜,以防心腦缺氧、缺血。

什麼情況下不應洗澡

飽餐後和饑餓時不應洗澡。飽餐後洗澡,全身表皮血管被熱水刺激擴張,較多的血液流向體表,腹腔血液供應相對減少,會影響消化吸收,引起低血糖,甚至虛脫、昏倒。

發燒時不應洗澡。當人的體溫上升到38℃時,身體的熱量消耗可增加20%,身體比較虛弱。此時洗澡,容易發生意外。

酒後不應洗澡。酒精會抑制肝臟活動,阻礙體內葡萄糖的恢復。而洗澡時,人體內的葡萄糖消耗會增多。酒後洗澡,血糖得不到及時補充,容易發生頭暈、眼花、全身無力,嚴重時還可能發生低血糖昏迷。

勞動後不應立即洗澡。無論是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後,均應休息片刻再洗澡,否則容易引起心臟、腦部供血不足,甚至發生暈厥。

什麼人不宜常洗澡

腦血管病患者不宜常洗澡。洗澡時產生的熱刺激,會使患者體內血流加速,進而增加血液對血管的壓力。當血流通過某些局部病變部位時,容易發生血管破裂。

癲癇患者不宜常洗澡。洗澡時,由於大量的水蒸氣被吸入體內,使得體內含氧量下降,加之機體排出的汗液增多,電解質平衡被打亂,易造成暫時性機能紊亂,誘發癲癇。

老年人洗澡不宜過頻。老年人體力較弱,皮膚變薄,皮脂腺逐漸萎縮,洗澡過勤,皮膚容易變得乾燥,引起瘙癢。洗澡時水溫過高,體內熱量不易散發,還易造成毛細血管擴張而引起大腦缺血,發生頭暈,甚至暈倒。

來自: https://www.yc-tp.com/newbb/viewtopic.php?forum=25&topic_id=1554&post_id=2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