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諮詢師] 社會和諧需要更多“心理疏導”

發表人 mancy 於 2011/3/11 9:58:30
2010年05月17日 06:54 來源:人民日報 李紅梅

只要社會各個方面都讓生活在其中的人感受到溫暖和希望,就會大大降低精神疾病和公共治安事件暴發的風險

日前,公安部、教育部聯合召開緊急視頻會議,對進一步加強學校、幼兒園安全保衛工作進行再動員、再部署,並特別提出要加強對性格偏執人員的心理疏導。

就在此前不久,江蘇警方靠心理疏導成功遏制一起校園惡性事件。被同學調侃、群毆的程某準備磨刀復仇,民警得知後配合社會力量,通過談心、交朋友、讓打人者向程某道歉等方式,最終將其從危機情緒中解救出來。

心理問題作為一種社會現象,在任何社會都是客觀存在的。對於處在轉型期的中國,隨著社會的快速變化和競爭壓力的加大,一些人難免會受到心理和精神上的衝擊,並產生不同程度的心理糾葛和衝突。如果不能加以有效的疏導,心理問題就很容易以非理性的方式表達出來,甚至有些人會選擇通過傷害他人、侵害弱勢人群的方式,埋下公共危機的種子。

對此,一方面個人需要學會科學調節,更重要的,社會和國家也要承擔起相應的責任。應該看到,目前我們對於心理健康的關注和了解還很不夠,認識程度還停留在醫院的心理門診以及一些重大突發危機事件後的心理干預。人們有了心理問題主要是靠家人、鄰居、朋友幫助排解,發展成明顯精神疾患後才會被送往醫院。

此外,我國現階段的心理干預所重點關注的,多是有自殺傾向、受過災害的患病人群,或是婦女、兒童、老人、殘疾人等弱勢群體,較少關注表面健康而實際上存在心理不適應的人群。改變以疾病為中心的生物醫學思維模式,不只是關心患者的生理健康,而是要綜合考慮社會、心理、環境因素,建立常態化的心理干預機制,改善這部分人群的生存狀態,把可能造成公共危害的因素化解於萌芽。

國際通行的做法是,由政府主導建立相關組織機構,由專業人員到社區、農村、家庭,通過心理風險因素評估,對心理、精神上有隱患的人群進行排查並分級管理,進行個性心理干預,從而化解各種潛在的社會危機。一般來說,有人的地方就應該有心理咨詢、心理援助。除了發揮政府的作用,心理健康的維護還有幾個重要關口:一是家庭教育,二是學校教育,三是單位、社區等社會組織的教育。只要社會各個方面都讓生活在其中的人感受到溫暖和希望,就會大大降低精神疾病和公共治安事件暴發的風險。

心理健康是生活滿意度和幸福指數的重要內容,也是社會和諧的重要基礎。在這方面,專業機構與社區、學校、家庭、個人等各方一起努力,加速建立心理干預機制,探索符合我國國情的相關服務模式,迫在眉睫。而加快此方面的立法,推動精神衛生法盡快出台,確保精神健康維護的相關投入,也應盡早提上議事日程。

資料來源:http://views.ce.cn/view/gov/201005/17/t20100517_21405761.shtml

【永誠貼心叮嚀】:世界衛生組織指出,2010年憂鬱症是僅次於心臟病,影響人類生活功能的二大疾病!全球天災人禍頻傳,生活、工作、家庭…的壓力,造成許多心理問題,身心健康產業,絕對是未來重要關注的項目。

■ 想前往大陸發展嗎?中國大陸隨著進步成長,國家級的職業資格證書也愈來愈難考;兩岸商機浮現,優先佈局大陸市場,擁有一張 大陸專業職業資格證照,絕對是您面對未來發展最佳的投資!心理諮詢師是中國全國統考項目,掌握考取中國心理諮詢師最佳時機,誠摯邀請您參與考證保證班,名額有限,請欲報名者,儘速與我們聯繫:永誠線上諮詢系統,諮詢專線:(02)555-22838,陳小姐。

來自: https://www.yc-tp.com/newbb/viewtopic.php?forum=26&topic_id=1725&post_id=2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