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星體到心靈——心理學的科學起源之天文學

發表人 jose 於 2008/6/10 22:27:54
  19世紀20年代,天文學界開始關注人們在觀測星體運行時出現的個體差異,隨即展開了一系列的“人差研究”。人差研究是早期實驗心理學反應時、複合實驗的直接導引。

  “反應時”(從刺激的呈現到反應開始之間的時距)是心理學實驗中使用最早,應用最廣泛的反應指標之一,反應時的研究起源於天文學。

  1796年的《格林威治天文觀察報》上刊登了這樣一則公案:英國格林威治天文站的馬斯基林(Maskelyne)辭退了他的助手金內布魯克(Kinnebrook),原因是他觀測星體通過子午線的時間比自己慢約1s。在他屢次提醒後,誤差依舊。這件事情引起了德國天文學家貝賽爾(Bessel)的注意。他認為金內布魯克既然知道自己的觀測存在誤差,並且也力求改正,最後卻以失敗告終,很有可能這個誤差是人本身所無法控制的。於是,他通過實驗對人差問題進行了長期的研究。結果發現,在觀測星體時,不同的觀察者所得的資料之間差異顯著。他用公式A-B=1.223秒來表示,此後,人們一直沿用這個公式表示個體差異,被稱為“人差方程”。實際上“人差方程”就是人在反應時上的差別。

  貝賽爾的深入研究對心理學感知覺等問題的研究帶來了啟示。赫爾姆赫茲運用反應時測定出了神經的傳導速度,這在科學心理學上的重要性不可忽視,正是這個發現確立了與神經過程不可分離的心理過程是在時間和空間中完成的觀點。1868年,荷蘭生理學家唐德斯(F.C.Donders)從天文學家那裏受到啟發,最早將反應時的測量運用于心理學,發明了分離反應時的實驗。他以簡單反應為基礎,對選擇反應進行了研究,進而將選擇反應過程區別為辨別與選擇兩個環節。馮特(W.Wundt,1832-1920)發展了唐德斯的實驗方法,對反射、簡單的肌肉及感覺反應、認識反應、聯想反應、判斷反應等進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心理學中的複合實驗是馮特以天文學的研究為依據創立的。複合實驗使人們瞭解到知覺的準備對知覺結果的影響,而這正是動力心理學的基本出發點。

  1816年,赫爾巴特首次使用“複合”一詞,指兩種以上的感覺的混合。天文學家使用的觀測法——眼耳法,就具有感覺複合的性質。眼耳法是指觀測者先用眼看鐘錶指針所指的秒數,然後在觀察的同時耳聽鐘擺之聲而計算秒數,以此來確定星體通過望遠鏡中法線的時間。我們可以看出,眼耳法的使用,就需要視覺跟聽覺協同參與,這一過程也包含了很複雜的注意分配和心理判斷。

  1861年,馮特設計了一個簡單的鐘擺,也就是著名的“馮特複合鐘”。鐘擺沿刻度尺搖擺到某一刻度能發出“哢嗒”聲,觀察者要注意當他聽到鐘聲時,指標所指的刻度。

  研究人員運用馮特複合鐘進行實驗發現,似乎有多種因素影響著視覺與聽覺的結合點。研究中出現了這樣的有趣現象:指標在指向5時才發出聲音,但是很多觀察者在指標指向4的時候,就報告已經聽見聲音了。有人解釋說,這是由於期望和注意的傾向導致了知覺提早出現,後來有實驗證明知覺的確與傾向和態度有關;另一種解釋認為是由於視覺與聽覺的傳導速度不同所引起的,這與對眼耳法所造成的“人差”的解釋有些相似。

  綜上,由於天文學的影響,誘發了心理學上的一系列的研究,而這些研究為心理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來自: https://www.yc-tp.com/newbb/viewtopic.php?forum=26&topic_id=918&post_id=1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