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基礎-經絡穴道】上肢常用穴─曲池(大腸經)

發表人 jose 於 2009/10/6 11:24:38
【中醫基礎-經絡穴道】上肢常用穴─曲池(大腸經)

  大腸經合穴。可調節全身功能,具有清熱祛風、調和營衛等作用。臨床上用作退熱要穴,並主治半身不遂、肩臂疼痛、皮膚病、高血壓、頭面五官諸疾。

[位置]
  屈肘成直角,當肘橫紋外端與肱骨外上髁連線的中點。

[防治作用]
1.頭面五官疾病:喉痹(咽喉腫痛)、目赤腫痛、視物不清、牙痛。
《雜病穴位法》:"頭面耳目口鼻病,曲池合谷為主。"
《百症賦》:"喉痹不能言,溫溜及曲池主之。"
《甲乙經》:"胸中滿,耳前疼,齒痛,目赤痛,頸腫……曲池主之。"

  古代認為曲池是"目灸"名穴,灸曲池可使眼睛明亮,治眼瞼炎、結膜炎效好,對角膜白斑、麥粒腫、虹膜炎等也可減輕症狀。

2.半身不遂、肩臂疼痛、麻木。
《百症賦》:"半身不遂,陽陵遠達於曲池。"
《馬丹陽十二穴歌》:"曲池拱手取,屈肘骨邊求,善治肘中痛,偏風手不收,挽弓開不得,筋緩莫梳喉痹促欲死,發熱更無休,遍身風癬癩,針著即時瘳。"
《勝玉歌》:"兩手酸痛難持物,曲池合谷共肩 。"
《甲乙經》":肩肘中痛,難屈伸,手不可舉重,腕急曲池主之。"

3.皮膚病:癮疹、瘡、疥、丹毒、瘰癘。
  臨床上治療蕁麻疹常用曲池、血海、三陰交。治瘰癘常灸曲池、肘尖。腮腺炎可灸曲池、角孫。
《千金方》:"治癭惡氣,諸癮疹、灸隨年壯。又主身溫淫,時時寒。"

4.胃腸病:腹痛、腹瀉、痢疾。
  據報導,在闌尾壁內直接注射B旋鏈球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混合菌液,以引起實驗性闌尾炎,證明對實驗性闌尾炎有肯定的治療作用。

5.全身性疾病:發病、高血壓、癲狂、瘧疾。此外還可治療月經不調等婦科疾病。
《針灸大成》:"瘧先熱後寒:曲池、絕骨、膏肓、百勞,……傷寒大熱不退:曲池、絕骨、三里、大椎、湧泉、合谷(俱宜瀉);……發狂不識尊卑:曲池、百勞、湧泉;…… 女子月事不來,面黃乾嘔,妊娠不成:曲池、支溝、三里、三陰交;……大熱:曲池、三里、復溜。"
  《甲乙經》:"傷寒餘熱不盡,曲池主之。""目不明腕急,身熱,驚狂,臂痿痹重,曲池主之。:""癲疾吐舌,曲池主之。"

[操作]
1.灸法:直接灸3-5壯;溫和灸5-15分鐘。
2.刺法:抬肩直刺0.5-1寸;有時可有麻電感放散至指端。深刺可透少海。
3.按摩:點按、拿法、揉法、摩法。

來自: https://www.yc-tp.com/newbb/viewtopic.php?forum=33&topic_id=1395&post_id=2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