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生】瞑眩反應

發表人 jose 於 2013/7/17 12:58:36
中醫療法或食物療法中,都會呈現一種暫時性的酸痛或其他反應現象,這常被視為藥物的副作用,這樣的作用實際上是正常的,應繼續服用不要害怕,在中醫學上乃為「瞑眩症狀」,呈現此種現象後,漸漸地各種症狀就會治癒,甚至於有「不生瞑眩、病不痊癒」的說法,也就是排除皿管壁內的殘留物。

從酸性體質變鹼性體質時,體內的有毒物質排出體外,此時會顯現各種症狀及反應(三至十天),此症狀依體質而改變,有的很輕微,有的很重,,每個人都不相同,此反應叫「瞑眩反應」當瞑眩反應消失時,整個人會感到非常輕鬆而且非常有精神。

礦物質與維生素正是調節營養平衡的重要元素。這種從分子的立場來討論,從事生物學細胞營養研究,著眼於細胞營養平衡的醫學理論,即所謂「分子矯正醫學」 《本文節錄自「微量元素好養生」一書》

PH(1) PH(7) PH(11)
酸性 中性 鹼性

酸性體質變成健康體質 PH7.35

體質呈酸性時:
1.很睏(白天也很嗜睡)
2.口乾舌躁。
3.夜睡會有尿意、經常放屁。
4.全身微熱有如感冒。
5.全身酸痛感。

下列疾病所出現的症狀只是短暫性的反應:

‧高血壓者:頭會有比較重的感覺,可能會持續1~2星期。

‧貧血者:依體質而定有人會出現輕微的鼻血(女性居多)。

‧膽固醇、三酸甘油脂過高者:頭微暈,頸部酸緊全身酸痛,顯示正在溶解血栓,清除血脂肪。

‧鼻竇炎、鼻過敏者:會有輕微鼻血、正在打通鼻腔微血管。

‧中風徵候者:頭會痛、頸部酸緊、手腳會酸麻。

‧循環不好者:頭會微暈、全身酸痛不舒服,尤其小腿會酸痛,麻到走路不便。

‧心肌梗塞者:心跳加快、心悸、胸口悶痛。

‧血管硬化者:全身酸痛頭暈。

‧胃不好者:胸中會有灼熱感,食慾較差。

‧胃潰瘍者:潰瘍的部份會疼痛,正在除舊,更新絨毛組織。

‧胃下垂者:胃部會有沉重感,會吐氣脹滿感,正在活化絨毛組織。

‧腸不好者:會產生腹瀉或便祕的症狀。

‧肝不好者:會吐氣,或會嘔吐,口乾舌躁,甚至於口腔潰瘍,肝功能指數GOT、GPT會上升,代表免疫系統增強,正在清血。

‧痔瘡患者:患部會腫痛,短暫性出血,一個月後逐漸好轉。

‧腫瘤-脂肪瘤者:初期會有往外腫脹的現象,約3~6個月會漸縮小,恢復正常。

‧氣喘患者:食用初期會再發作一兩次之後即逐漸好轉。

‧肺、氣管、支氣管發炎者:有較重咳嗽持續約2~3週,待排清肺內痰後自然止咳。

‧腎臟功能不好者:臉、手、腳會暫時性水腫,腎臟會有腫痛感,數週過後即恢復正常。

‧洗腎者:初期皮膚及臉部會變黑,全身搔癢是排毒現象,半年之內會有起起浮浮,之後逐漸恢復正常。

‧頭痛、偏頭痛者:初期因打通氣血,頭會更痛,有時口腔會破,數週後,恢復正常。

‧頭部血管阻塞較重者:初期頭部會暈眩,天旋地轉感覺,約15天後逐漸正常。

‧肝硬化、肝腫瘤患者:肝功能指數GOT.、GPT.、AFP甲種胎兒蛋白會升高.全身顏臉轉黑,皮膚搔癢,長麻疹,肝斑、牛皮癬,約3~6個月後逐漸恢復正常。

‧糖尿病患者:初期血糖值會升高,血壓上升、 心悸,頭微暈.頸部緊。

‧甲狀腺失常者:會有心悸,手腳無刀,睡眠不正常。

‧子宮內膜異位、子宮肌瘤、巧克刀囊腫:腰脊酸痛,有時牙齦腫痛,口腔會破,一個月後,恢復正常。

‧肺鈣化、塵肺症者:初期肺部會積水、咳嗽,痰如粉粿約三個月後逐漸正常。

‧痛風患者:初期仍舊發作一、二次,約三個月後尿酸指數下降,恢復健康。
‧類風濕關節炎者:初期關節會酸痛,腰脊酸痛,頸部緊硬,3~6個後逐漸正常。

‧中風、運動傷害、退化,引起麻木、氣血不通:好轉反應會先麻 痛酸,依逆向順序恢復正常。

‧皮膚病患耆:初期皮膚會更癢,因正在清毒,症狀會稍加重,約3~6個月後改善。

‧子宮下垂者::初期下腹部腫漲、頻尿,排尿困難,約1~2個月後正常。

‧坐骨神經痛、僵直性脊椎炎者:初期因溶解血栓,行氣血,通經絡,會更酸更痛,持續2~3個月後逐漸好轉。

‧肝腎虧虛者:初期眼睛會酸、乾、澀.視力模糊(流目油),腰會酸痛 約2~3個月後逐漸平穩。

‧便祕拉肚子者:初期因調整大腸內膜,會使便祕更便祕,拉肚子更拉,約1~2個月逐漸平穩。

‧顏面神經麻痺者:初期會更麻,眼睛更乾澀,一段時間後改善好轉。

‧脂肪瘤、淋巴腫瘤:初期由內部組織排出到表層,患部呈現紅腫疼痛,約三星期後即恢復正常。


所以瞑眩反應並不是副作用,是一種體質改變(從酸性體質改變成酸鹼值7.35之弱酸鹼性體質)或排除體內毒素廢物之好轉反應,這就好比在生銹的鐵管內倒入除銹劑一樣,雖然一時會流出很多鐵銹而非常污濁,但是以後將變得非常乾淨。

故在瞑眩反應期常有各種疑似副作用之現象發生,但是瞑眩反應消失後,身體將變得輕快、有勁、疾病也將痊癒,臨床上亦證實經過瞑眩反應者期疾病治癒率也愈高,因此中醫才會有「不起暝眩,症狀不癒」的說法。

來自: https://www.yc-tp.com/newbb/viewtopic.php?forum=33&topic_id=3065&post_id=3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