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生】專家講解:淺談中醫養生知識

發表人 永誠中醫 - 全秀 於 2011/12/30 10:44:53
2011-12-27 來源:中國中醫

中醫學除了運用藥物、針灸治療調整人體臟腑經絡平衡以外,尤其強調以養生來預防疾病,從而達到健康目的。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提出“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的防病思想。疾病的發生與自然界氣候變化有著密切的關係。而病與不病的主要關鍵,卻在於人體虛與不虛。因此預防疾病不僅要避免外來的致病因素,更重要的是如何保養正氣,達到養生的目的,形與神俱,終其天年。

調養精神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七情過度,精神過用,可以傷神,以至形體損傷。《素問•上古天真論》雲:“外不勞形於事,內無思想之患,以恬愉為務,以自得為功,形體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數。”要求我們少思寡欲、胸懷寬廣、樂觀,以避免過度的精神刺激,使精神始終保持正常狀態,從而使神明而形安。

適宜的生活規律 《上古天真論》中說:“食飲有節,起居有常。”飲食不節可以傷形,即“形食味……味傷形”;起居失常也可以傷形,即“暮而收拒,無擾筋骨,無見霧露,反此三時,形乃困薄”;房事不節,尤能耗傷精血致形敗神傷。因此我們不可暴飲暴食,過食肥甘厚味,不可房勞過度。要有適宜的生活規律,達到“正氣存內,邪不可幹”。

勞逸適度 《素問•宣明五氣論》中有“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立傷骨,久行傷筋”之說,疲勞過度會影響健康。然而,不勞動同樣會影響健康。華佗雲:“人體欲得勞動,但不當使極耳。動搖則氣穀得消,血脈流通,病不得生。”說明適當的體力勞動,不但能夠鍛煉體格,使精神充沛,而且有預防疾病的積極意義。

除了以上三點外,還有就是避其邪氣,也就是避免外邪對形體的損害。還應運用氣功強身。氣功具有舒利筋骨、強身健體、充實精力的功效,起到正氣存內、精神內守等良好作用。

中醫養生的精髓在於調攝人體自身的精氣,控禦人體自身的情志,以維持平和的狀態,頤養天年,可以度百歲而動作不衰。

資料來源:http://zy.china.com.cn/zyts/zyys/yszt/213591.html

來自: https://www.yc-tp.com/newbb/viewtopic.php?forum=40&topic_id=2397&post_id=3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