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生】青春期月經失調補腎爲先

發表人 永誠中醫 - 全秀 於 2013/7/8 13:08:00
少女青春期月經初潮,經來或先期而至,或延後而來,或先後無定期,量或多或少,經期延日不止,皆爲月經失調,究其原因多爲腎氣未實,或陰陽失衡之故。
  
腎氣未充
  
青春期月經失調首先見于腎氣未充,沖任不調,《經雲》:“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發長,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腎乃先天之本,以藏精氣,主骨生髓,髓通于腦,爲人體生長發育和生殖之本,腦爲髓海,髓海空虛,腎精不足可出現生殖功能不全或衰退而緻沖任失調月經紊亂。腎氣虛而緻月經失調者,多因素體腎虛,腎氣虛弱沖任難固,則見月經紊亂,腰爲腎腑,故此類患者臨床常見腰背酸楚症狀,治療之法當補腎爲先。
  
腎氣未充者,初潮多晚,色淡量少,腰部酸軟無力。治以補腎爲先,當以金匮腎氣丸加減作湯劑服用,藥如熟地、炒山藥、山茱萸肉、茯苓、澤瀉、丹皮、枸杞子、肉苁蓉、制首烏、肉桂、生黃芪之類。
  
陰陽失調
  
人體的生長發育源由腎的陰陽平衡和精氣旺盛,不可偏盛偏衰,醫家王子亨雲:“經者常候也,謂候其一身之陰陽衍伏。知其安危,故每月一至。太過不及,皆爲不調,陰太過則先期而至,陰不及則後期而來,其有乍多乍少,斷絕不行,崩漏不止,皆陰陽盛衰所緻。”由此可知,腎的陰陽失調是導緻青春期月經失調的原因之一。腎陰爲諸陰之本,諸腑之陰皆以滋養,腎陽爲諸陽之源,諸髒之陽全賴以溫煦。陰陽相互資生,方可維持陰平陽秘的正常狀态。因此治療的目的是調補陰陽,無陰則陽無以化,無陽則陰無以長,損其有餘,補其不足,使之達到生化無窮,方可泉源不竭。
  
陰虛者多見月經先期而至,色紅量多,五心煩熱,舌紅脈細數,治以養陰滋血爲先,立方左歸飲或兩地湯合二至丸之類,藥如生地、山萸肉、元參、麥冬、女貞子、旱蓮草、炒白芍、當歸、龜闆、阿膠等品。陽虛不足者,基本可在補腎方基礎上加補陽之品,如仙茅、仙靈脾等。
  
青春期月經失調,出血量多不止者可以四物湯加養血益氣止血之品,常用方如《傅青主女科》加減四物湯,此方治月經過多,有固腎止血之妙,藥如當歸、川芎、炒白芍、熟地、芥穗炭、山茱萸肉、續斷、焦白術、甘草,止血加地榆、阿膠、仙鶴草、海螵蛸、龍骨等品,或加以補氣升提之生黃芪、升麻、紅參等品,常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李某,女,16歲,2010年10月5日初診,主訴,月經來潮半月餘,量多,有小血塊,腰酸無力,13歲初潮,周期17~19天,經來腰痛不适,觀其貧血貌,舌淡脈細弱,治當補腎固經止血,立方四物湯加減,藥用當歸15克,川芎3克,炒白芍12克,熟地30克,紅參5克,山茱萸肉12克,枸杞子12克,焦白術15克,海螵蛸12克,茜草5克,甘草3克,3劑,水煎服,每日1劑。
  
二診,藥後,月經量漸少,但餘瀝未盡,患者氣虛乏力,食納不佳,方中加生黃芪30克,升麻5克,繼服3劑,藥後出血停止,精神轉佳,囑其加強營養,後病無複發。

來源:中國中醫藥報

來自: https://www.yc-tp.com/newbb/viewtopic.php?forum=40&topic_id=3059&post_id=3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