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生】秋分養生重在潤燥健脾

發表人 永誠中醫 - 全秀 於 2013/9/26 14:39:36
秋燥是人在秋季感受燥邪而發生的疾病。病邪從口鼻侵入,初起即有津氣乾燥的症狀,如鼻咽乾燥、乾咳少痰、皮膚乾燥等。
  
秋燥又可分爲“溫燥”和“涼燥”,它們的結果都會導致陰津耗損,出現皮膚乾燥和體液丟失等症狀,並傷及人體肺部。其症狀主要表現爲口乾、唇裂、鼻塞、咽痛、陣發性乾咳,甚至流鼻血或咳出帶血的痰等一系列類似上呼吸道感染的“乾燥症”。針對以上的症狀,應該接受不同的治療方案,對症下藥。
  
預防秋燥,應多吃些滋陰、潤肺、補液生津的食物,如梨、芝麻、蜂蜜、銀耳等。如果有運動習慣的人,若出汗較多,還可適量補充些鹽水,補充時以“少量、多次緩飲”爲準則。
  
需要提醒的是,秋分的“燥”不同于白露的“燥”。秋分的“燥”是涼燥,而白露的“燥”是“溫燥”,因此,在飲食方面要注意多吃一些清潤、溫潤爲主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糯米等。

在秋分時節,可適當多吃些辛酸味、甘潤或具有降肺氣功效的果蔬,特別是白蘿蔔、胡蘿蔔。秋分養生雖然以多吃“辛酸”果蔬爲主,但也不可吃得太飽,以免造成腸胃積滯。

需要注意的是,秋分後寒涼氣氛日漸濃鬱,宜多食溫食,少食寒涼之物,以保護頤養胃氣。如過食寒涼之品或生冷、不潔瓜果,會導緻溫熱內蘊,毒素滯留體內,引起腹瀉、痢疾等,故有“秋瓜壞肚”之民諺,老人、兒童及體弱者尤要注意。

秋分飲食禁忌:
  
1、秋季忌食辛熱香燥的食物:蒜、蔥、生薑、八角、茴香等辛辣的食物和調品,多食助燥傷陰,可以加重內熱,使燥邪侵犯人體。
  
2、秋季忌食油膩煎炸的食物:炸雞腿、炸鵪鶉等煎炸的油膩食物,秋季食用後難以消化,容易積於腸胃之內。加之脾胃功能較弱,食用油膩煎炸的食物會加重體內積滯之熱,不利於人體適應秋季乾燥的特性。
  
3、秋季忌生吃水生植物:秋季是大部分水生植物收獲的季節,也是囊蚴最多的季節。如荸薺、茭筍、菱角等,它們大都質白鮮脆、清涼爽口,吃起來味道很美,並有清熱解毒、開胃消食、化痰止咳等醫用功效。但是,生吃這類水生植物,極容易導緻薑片蟲的感染,使腸黏膜發炎、出血、水腫,甚至形成潰瘍,一般常伴有腹瀉、食欲不振;兒童感染後,會出現臉部浮腫、發育遲滯、智力減退等現象;少數情況嚴重者,可因衰竭或虛脫導緻死亡。因此,秋季忌生吃水生植物。
  
4、秋季忌吃肥甘食品:中醫認爲,秋季主肺氣,肺主辛味。如果肺氣太過,往往會導緻肝氣抑鬱。秋燥易傷津液。因此,在飲食方面,以防燥護陰、滋陰潤肺爲主,忌吃肥甘食品。

新聞來源:大公健康綜合

來自: https://www.yc-tp.com/newbb/viewtopic.php?forum=40&topic_id=3087&post_id=3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