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諮詢師】“啃老族”寧願宅家不願工作 專家稱父母包辦太多

發表人 永誠證照 於 2011/9/22 10:34:42
2011年09月22日 來源:《南國早報》
“女兒畢業3年了,一直不願意工作,怎麼辦?”說起女兒,南寧市民李女士就開始發愁。聽者也許會條件反射地認為,這女孩家境肯定不錯,但實際上,她父母都是下崗工人。近日,記者經多方採訪瞭解到,近年來,大學畢業後不願工作、宅在家裡“啃老”的人並不少。

畢業3年不願外出工作

李女士的女兒圓圓(化名)今年25歲,3年前從省外一家大專院校的電子商務專業畢業,後回到南寧,一直沒有去找工作。“畢業後,女兒就宅在家裡,很少出去。平時喜歡用手機看電子書、小說、漫畫等,喜歡跟家裡的貓一起玩,但跟家裡人就不怎麼說話”。

2005年,李女士和丈夫雙雙下崗。下崗後,兩個人做點散工,收入都不高。本來還對女兒寄予厚望,可現在女兒“啃老”,讓她既無奈又擔心。她曾試著瞭解女兒的想法,但女兒始終不願意說。

“孩子畢業時,有一科考試沒及格,沒拿到畢業證。這些年來,她也沒主動聯繫學校進行補考,說‘要畢業證有什麼用’”。李女士說,孩子身體一直不錯,讀初中的時候有點內向,讀大學後變得很開朗,沒想到畢業後又不愛說話了。

拒絕跟心理諮詢師交流

9月18日下午,記者跟圓圓通了一次話。“我不想出去跟人打交道,太麻煩了。”圓圓在電話裡聲音緩慢,被問及“是否能體諒父母的心情”時,她沉默了。她說,有些工作是不需要出去做的,“我現在還在學習怎麼通過網路工作,只是因為還沒賺到錢,所以不能給家裡交生活費”。但對於具體做什麼工作、什麼時候才可能賺到錢,她沒能說上來。

  李女士擔憂地說:“這可怎麼辦?難道孩子有心理問題?”對此,廣西綠蔭婦女熱線心理諮詢師葉曉萍表示,從李女士的語氣和說話內容來看,她非常焦慮。“她對女兒的判斷太過主觀了,女兒不說話不代表內向,不出門也不代表跟外面沒有交流。現在網路互動工具這麼多,再加上她是學電子商務的,通過網路工作也不是不可能”。

葉曉萍認為,李女士的女兒身體健康,說話邏輯也很清晰,說明有著正常的生活狀況。“至於她為什麼不願意工作,要跟她本人面談才能作出判斷。”然而,對於諮詢師的公益諮詢邀約,圓圓拒絕了:“我覺得沒有必要,其實真的沒什麼。”

類似例子真不少

葉曉萍說,大學畢業後不願工作的例子並不少見。最近,她還接診了一個。“有個男孩從小成績非常好,大三時戀愛受挫,成績下滑導致畢業時學分不夠,補讀了一年也沒能拿到畢業證。畢業回家,不算特別內向,可就是不願意出去工作。這些孩子多數來自經濟條件比較好的家庭。要適當給孩子生存壓力,孩子自然會主動去工作”。

“畢業後不願工作的孩子有增多的趨勢!”自治區人民醫院醫師、心理治療師黃玲表示,在日常接診中也時不時碰到像圓圓這樣的案例。據黃玲分析,目前社會競爭激烈,找工作確實不容易,有些孩子還沒有做好融入社會的思想準備,受挫能力比較差。

“這些孩子也有不少來自農村或城市低收入家庭,其實這跟家庭環境本身沒有多大關係,關鍵是父母是否溺愛孩子。”對於如何解決此類問題,黃玲認為,只能通過諮詢溝通,讓孩子加強自立意識,自己主動想辦法應對。

  多是“父母包辦”後遺症

  早報網“心情熱線”心理諮詢師倪亮表示,2009年至今他碰到的類似案例有10多例。“畢業後‘啃老’的,年紀最大的29歲,最小的24歲。總結起來,最主要的原因是‘父母包辦’產生的後遺症”。

今年7月,倪亮就同時接到兩個情況有些類似的案例。兩個20多歲的男孩,從學校畢業差不多一年,家庭條件在南寧也算是中等以上。“從小到大,不管什麼事,都是父母安排好的。畢業後,兩個人都參加了公務員考試,結果沒考上。那時候,他們開始明白也有父母幫不了的地方,就開始對父母產生逆反心理。不願意出去找工作,父母一催,就說‘非公務員不做’”。做了幾次諮詢後,兩個男孩才逐漸有所改善。

倪亮分析說,孩子不願出去工作的原因,百分之八九十是不願意融入社會,缺乏承擔社會壓力的能力,“而導致這個情況的根本原因就是,父母在孩子青春期包辦得太多,代替孩子成長,使得孩子對社會的適應能力沒有培養起來”。他建議,碰到這種情況,首先要跟孩子溝通,讓孩子意識到問題所在,激發出孩子的內在能量來改變現狀。(記者唐愛春)

資料來源:http://gx.people.com.cn/GB/179462/15726078.html

來自: https://www.yc-tp.com/newbb/viewtopic.php?forum=41&topic_id=2190&post_id=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