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將國民營養工作列為基本國策的議案
類別 : 兩岸要聞
永誠發佈於2006/6/13
  我國2003年的衛生資源消耗達6,500多億元,因疾病、傷殘等造成的損失大約8,000多億元,兩項合計近14,000億元。在這驚人的數字中,與營養相關的高血壓、糖尿病、心腦血管病等疾病的醫療支出佔30%以上,是十年前的5倍。
  據了解,我國“三峽工程”15年的總投資也不過2,000億元,申辦2008年奧運會用於場館及配套設施建設的費用也不過是2,800億元。並且這些投入都是造福人類的巨大工程,如奧運會將使我國每年經濟增長0.3%左右。國家“九五”攻關課題研究表明,在疾病預防工作上每投資1元,就可以節省85元的醫療費和100元的搶救費用。依次分析,就對目前肥胖症、高血壓、血脂異常、糖尿病的4億患者,如通過膳食營養科學指導,初步估算可節省食物浪費2,000億元左右,減少醫藥費用4,000億元左右,以及減少環境資源浪費1,000億元左右。同時由於營養增進健康,從中可以多產出10,000億元以上。這一減一增,將為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增加數百萬億元的資金保障。

  我國在貧困地區建設基本農田、修建鄉村道路、普及義務教育以及改造破舊校舍等方面,國家和地方政府曾給予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投入,但成效不甚理想。究其原因,貧困地區人口素質較低是根本的制約因素。決定人口素質的兩個要素,一是教育,一是營養。政府對教育已給予相當的關注,但對營養改善還重視不夠和認識不足。據初步估算,我國每年僅僅因營養缺乏導致智力低下、勞動能力部分喪失等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 3,000∼6,000億元,約佔每年GDP總值的3%∼5%。這個測算,還不包括間接經濟損失及患者、家庭、社會為此所付出的其他支出。因此,在我國農村地區和貧困人口中實施“營養脫貧工程”,是解決貧困人口脫貧的重要前提與基礎。

  按照國際經驗,人均GDP由1,000美元增至3,000美元的階段,是居民膳食結構發生迅速變化的時期,同時又是諸多營養性疾病的高發階段。目前我國正進入GDP人均1,000美元以上,恩格爾指數低於50%的經濟發展轉型期和疾病譜轉型期的特殊階段,所面臨著營養及營養相關性疾病的威脅程度,已經大大超過我國食品匱乏時期發生營養不良症危害程度,又超過西方經濟轉型時期這些疾病的發展速度,同時也超過近年來我國人均GDP的增長速度。

  自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從社會經濟可持續協調發展的戰略高度,先后將計劃生育、環境保護、保護耕地等列為三大基本國策。從而使我國科學、經濟、文化等諸方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受到國際社會的關注和高度評價。

  21世紀綜合國力競爭主要是人才競爭,提高人口素質是世界各國普遍關注的焦點。我國政府如將改善營養列為基本國策,既是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的具體實踐,又是增強我國國際競爭能力的最為經濟有效戰略舉措,也將更好地在全球提升中國的國際形象。為此,建議由國務院辦公廳進行全面規劃、部署、協調與制定國民營養改善基本國策,從“十一五”計劃起進行實施,以指導全民營養健康與社會經濟科學、和諧的可持續發展。

  “基本國策”建議的主要內容

  1、重視國民營養健康與國家農業、教育、衛生、扶貧政策及其社會經濟科學、和諧的可持續發展。
  2、把營養改善和營養產業發展工作,納入我國第十一個五年計劃中,依照城鄉居民營養與健康需求,對我國農業、食品工業結構進行合理布局。
  3、堅持中華民族傳統飲食文化,借鑒世界各國先進經驗,盡快進行對我國糧食營養強化立法。
  4、抓好少年兒童、婦女和嬰幼兒、老年人等三個重點人群的營養改善工作。
  5、重視貧困地區人口、最低生活保障人群的營養扶貧與營養脫貧工作。
  6、重視城市和經濟發達地區人口,肥胖、高血壓、糖尿病等“富貴病”人群的營養改善工作。
  7、以營養科學為指導開拓食品工業發展的新領域,大力推進營養強化食品、富營養食品、營養補充劑以及奶類、大豆等營養產業的發展。

文章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