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 
註冊日期: 2006/06/13 17:52
來自 台北
文章: 1438
等級: 32; EXP: 48 HP : 0 / 787 MP : 479 / 39012
|
【中醫基礎-經絡穴道】胸腹部常用穴─天樞(胃經)
為大腸募穴,具有通腸導滯、暢氣調血之功,是主治胃腸諸疾的要穴。為腹部最常用的穴位之一。
[位置] 臍中旁開2寸。
[防治作用] 腹痛、腹脹、腹瀉、便秘、腸鳴、痢疾、嘔吐;痛經、月經不調、疝氣、水腫、熱病狂言。 《資生經》:"天樞、外陵,主腹中盡疼;天樞、志室、腎俞,治食不化。" 《幼幼集成》:"症瘕腸鳴,泄痢繞臍絞痛,天樞百壯,……。" 《千金方》:"小便不利,……灸天樞百壯;天樞主瘧振寒,熱盛狂言;天樞,主冬月重感於寞則泄,當臍痛,腸胃間遊氣切痛。" 《標幽賦》:"虛扣天樞而可取。"
據報導,天樞配上巨虛治療細菌性痢疾較好。本人曾用天樞、足三里二穴治療小兒腹瀉80多便,一般急性腹泄1-2次即痊愈,1-3歲小兒針刺時不留針。
[操作] 1.灸法:直接灸5-7壯,或隔薑灸5-7壯;溫和灸5-10分鐘,至局部紅暈發熱。 2.刺法:直刺1-2寸,局部酸脹,並可擴散至同側刺腹部。刺時應根據病人之胖瘦靈活掌握針刺濃度,瘦人一般刺0.5-1寸,胖人則可刺1-2.5寸,一般刺在肌肉層為宜,不宜刺入腹腔內,但若太淺,針於脂肪層而未達肌肉層者效果也較差。 3.按摩:指推法、揉法、摩法、點按法或拇指與其餘四指抓拿兩側天樞穴(即拇指置於一側天樞,其餘四指置於另一側天樞,進行抓拿)。
2009/10/06 14: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