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朝鮮日報》2月23日報導稱,中國一度被稱為“世界工廠”,通過向世界提供廉價商品,為全球“金發姑娘經濟”(低物價和高增長共存的經濟)奠定了基礎。然而現在,中國國內的高物價隨著出口傳導到國外,外國因此出現了“來自中國的通脹壓力”,也就誕生了“中國通脹”這個新合成詞。
報導稱,對於高度依賴中國商品的韓國而言,“中國通脹”是一個巨大的威脅。中國在韓國進口總量中所佔比率達16.9%,居所有進口國家之首。尤其是生活用品、纖維類產品,來自中國的進口量佔韓國此類進口總量的50%以上,農產品也超過15%。
韓國現代經濟研究院經濟研究本部部長俞炳圭稱:“過去,中國憑藉工資低的有利條件向全世界出口廉價商品,為穩定全球物價做出了貢獻,但是現在,情況發生了逆轉。”
據俞炳圭分析稱,2008年和當前的全球物價上漲現像都“源於中國通脹”,但性質略有不同:“2008年出現全球物價上漲現像是因為中國經濟發展帶來的需求增加,使國際原材料價格上漲,可謂是外部因素導致的'中國通脹'。而今年全球物價上漲的原因除了原材料價格上漲外,還有中國內需的增長。”
2011/03/02 1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