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問診都問什麼? |
|
---|---|---|
管理員
![]() ![]() 註冊日期:
2011/04/25 14:16 文章: 705
等級: 24; EXP: 10
HP : 0 / 577 MP : 235 / 23451 |
2005年05月20日 搜狐健康
問診是對病人或陪診者進行系統而有目的的詢問。包括病人的體質、生活習慣、起病原因、發病及治療經過、現在的症狀及過去的病史、家族史等。具體來講,可以包括問寒熱、問汗、問疼痛、問睡眠、問飲食口味、問二便等。 <問寒熱> 寒熱的產生,主要決定於病邪的性質和機體的陰陽盛衰,是機體正邪相交的表現。 但寒不熱:病人感覺寒冷,而不發熱。屬於陽氣不足的虛寒證。 但熱不寒:病人發熱,不感覺冷或反而怕熱,為裡熱症。若高熱伴見口渴喜冷飲,出汗、大便秘結為實熱證。若午後低熱,伴有手足心發熱,夜間出汗,兩顴發紅者為裡虛熱證。 惡寒發熱:病人自覺怕冷而體溫升高。表示外感病的初起。 寒熱往來:寒與熱交替出現。寒熱往來定時者,為瘧疾。寒熱往來不定時者,伴兩脅脹痛、口苦為肝膽病。 <問汗> 汗出與陽氣盛衰、津液盈虧相關。 無汗:外感病寒邪,發熱、怕寒、頭痛無汗者為表實證。 出汗:外感風邪,發熱、怕風汗出者,為表虛證。 自汗:白天稍活動即出汗,常伴疲勞乏力、氣短畏寒,陽氣虛損所致,多為內傷病。 盜汗:指夜間睡著後出汗,伴有發熱、顴紅、心煩、失眠多夢、口乾舌燥,為陰虛內熱所致,為內傷病。 <問疼痛> 詢問疼痛的部位、性質、程度以觀察病情。 頭痛:突然頭痛,痛無休止、伴有怕寒發熱,多為外感實證。頭痛時發時止,有脹痛勞累後加重,或伴有眩暈者,多為內傷虛症。 胸痛:肺熱之胸痛以一側為多,發熱咳嗽、痰黃而稠;胸痹證之胸前心區有重壓感,或刺痛,反復發作,伴有心悸氣短。 肝膽病疼痛:表現為兩脅脹痛不適。 胃病疼痛:表現為胃脘脹滿疼痛,伴有噯氣吐酸水。 <問睡眠> 失眠:入睡難或睡中易醒,醒後難以入睡或易驚醒,或徹夜不眠。多為陰血不足,心失所養。常伴有心悸、多夢、耳鳴、潮熱等症。如痰火食積內憂失眠,常伴有面紅、氣短、口渴、胃部不適等症。 嗜睡:睡意很濃,經常不由自主地入睡。若年高體虛者多屬心腎陽虛;肥胖者多伴有腹脹、痰多,為脾虛濕盛,清陽不升所致。 <問飲食口味> 包括瞭解飲水多少,喜冷喜熱,食欲與食量,口中異常味覺等方面。 口渴多飲:口渴多飲多為津液已傷,多見於熱證、燥證,或汗、吐、下利太過。如渴喜冷飲,是裡熱傷津。尿多身瘦為糖尿病。 口不渴與渴不多飲:口不渴,不欲飲水多屬寒證。口渴喜飲,飲水即吐多屬水濕內停於胃。口渴不多飲,且喜熱飲多屬濕證或虛寒證,且喜冷飲者為屬濕熱證。 不欲進食與厭食:不想進食或食之無味,食欲低下,為不欲進食。如新病多為傷食或外感發熱。久病不欲食則是脾胃虛弱。若厭惡食物,多見於食滯內停,或肝脾濕熱,。 多食與偏食:多食易饑,多因胃火盛,胃熱則消穀。若久病之人,本不能食,突然暴食多為脾胃之氣將絕的徵象。偏食生米、泥土異物等是蟲積。 口味:口苦為肝膽有熱,口酸有腐味為胃腸積滯,口臭為胃火盛,口淡為胃有濕、或虛證,口甜為脾有濕熱,口鹹為腎虛。 <問二便> 瞭解大、小便的性狀、顏色、氣味、時間、量的多少及排便次數,排便、排尿感覺等。 便次異常:排便困難,多日不便,稱為便秘。熱盛傷津者為熱秘,陰寒內結者為冷秘,氣機阻滯者為氣秘,氣虛無力為虛秘。大便不成形或呈水樣,便次增多為泄瀉。大便稀薄不成形為溏泄,多為脾失健運。腹痛泄瀉在黎明者為五更泄,多為腎陽虛。腹痛泄瀉,瀉後痛減為傷食泄瀉。 便質異常:排便時肛門有灼熱感、下墮感為脾虛氣陷。排便不爽為肝鬱。便泄不爽有未消化食物,瀉後腹痛減多為傷食。若便黃粘滯不爽多為濕熱結於大腸。腹痛窘迫,時時欲瀉多因濕熱內阻,腸道氣滯所致,是痢疾病的症狀。大便不能自控,多因腎陽虛衰。 尿量異常:尿量增多為虛寒。尿量減少由於熱盛、汗多傷津,或因吐瀉損傷津液所致。 尿次異常:小便次數增多,尿短赤急迫而數,多為濕熱。久病尿清長而頻數、夜間尿次增多,屬腎陽虛。小便不暢,點滴而出,小便不通一般為濕熱或瘀血、砂石阻塞所致,屬實證,若因腎陽不足屬虛證。 排尿感覺異常:排尿痛,急迫、灼熱感,多為濕熱下注膀胱所致。常見於淋病。小便不能控制,睡中不自主排尿為腎氣不固。神志昏迷而失禁屬危重證。 資料來源: http://health.sohu.com/20050520/n225626353.shtml ![]() ■ 想前往大陸發展嗎?大陸職業資格證照絕對是加分必備,但是近年來因考試者眾多,資格限制愈來愈嚴格,也愈來愈難考了!想考趁早,把握機會!請按此索取考試簡章若您對大陸證照有任何疑問,也歡迎您利用永誠線上諮詢系統聯絡客服人員,或撥打諮詢專線:02-5571-0080,鈺婷。
2011/05/24 10:40
|
|
【永誠進修網叮嚀】古希臘哲學家 蘇格拉底曾說:「最有希望的成功者,並不是才幹出眾的人。而是那些最善於利用每一個機會去發掘開拓的人。」機會只留給有準備的人,您付出多少努力,就必有多少收穫! 如果您對永誠所提供的進修課程有興趣,想進一步瞭解,請您按此聯絡永誠進修網,永誠服務專員竭誠為您服務。 |
||
![]() |
您無法在此發表文章
您可以在此觀看文章
您無法回覆文章
您無法編輯自己的文章
您無法刪除自己的文章
您無法發起投票調查
您可以在此投票
您無法上傳附加檔案(上傳圖片)
您可以不經審核直接發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