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中醫】天人合一:略談五行學說與中醫 |
|
---|---|---|
管理員
註冊日期:
2011/04/25 14:16 文章: 705
等級: 24; EXP: 10
HP : 0 / 577 MP : 235 / 22633 |
2011-09-29 來源:中國中醫
木、火、土、金、水分別與人體五臟(肝、心、脾、肺、腎)、五官(目、舌、口、鼻、耳)、五體(筋、脈、肉、皮毛、骨髓)、五華(爪、面、唇、毛、發)等相配屬。通過五行將身體各部位和外在環境有機地聯繫起來,形成了比較完整的中醫五行理論,並以此指導臨床實踐。 以前,說起五行,我首先想到的是各類“半仙”算卦的念白、風水先生堪輿的道具和各類武林秘笈的要義。傳統的中國人不論是繪畫、書法,還是建築、起居甚至婚喪嫁娶都要遵循五行生克的規律。五行學說到底是什麼?它又是怎樣和中醫聯繫在一起的呢? 抽象的五行學說 下面來看一個美妙的畫面:遙想數千年前,閃亮的星辰佈滿天幕,植物繁茂,山林深幽,飛禽走獸與人類共聚共存,古人像天真的兒童一樣探索著生命,嘗試著去理解世界。 他們虔誠地記錄著日月星辰的運行變化,悉心體察氣候更迭,總結雨露霜雪的生消轉化。面對大自然的寒暑交替、人的生老病死、萬物的生長衰亡,他們心中充滿疑問而上下求索,寄望著能夠從天地運行中找到人類自身發展變化的規律。 經過數千年集體智慧的積澱,先人們逐漸總結出五行學說,並用它來認識自然和解釋自然,這就是五行學說的形成過程。 《尚書•洪范》中提到:木曰曲直,有生長、升發、條達、舒暢之意,青青嫩苗先是蜷曲著萌發,長大後就變得高且直,這就叫曲直。火曰炎上,溫熱、上升。土曰稼穡,有生化、承載、受納之意。金曰從革,主沉降、肅殺、收斂。水曰潤下,滋潤、下行、寒涼、閉藏。就天地之氣而言,木代表其生長之性,火代表其盛大之性,土代表其穩定之性,金則代表其衰落之性,水代表其最後的收藏。 中醫認為,木、火、土、金、水是構成世界所不可缺少的最基本物質形態,由於這五種最基本物質形態之間的相互滋生、相互制約的運動變化構成了物質世界。 五行學說中的“行”字是說這五種物質形態是相互變化的、相互影響的。這種變化和影響就是相生和相克。 所謂相生是說一種物質形態對另一種物質形態具有促進、增長和滋生作用。所謂相克,是指一種物質形態對另一種物質形態的生長和功能具有抑制和制約作用。五行之間的相生關係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的關係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這種認識最早來自于古人對現實世界的觀察,經歷了從具體到抽象,從感性到理性的昇華過程。 古人鑽木取火,所以木能生火。而木柴、枝葉等可燃物體經過火燒後變為灰燼或塵土,所以火能生土。金、銀、銅等金屬都埋藏在地下,所以土能生金。金屬熔化後變成水狀的液體,所以金能生水。樹木的生長最離不開的是水的滋養,所以水能生木。木能耗盡土中的養分,所以說木克土。“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說明了土是水的剋星,所以土克水。水能滅火,所以說水克火。火能熔化金屬,所以說火克金。金屬做的刀斧可以砍伐樹木,所以說金克木。 這種最初的認識局限於五種物質本身,並不完備,無法描述世界的複雜性。所以,五行學說逐漸由“五材”抽象為五種物質形態和運動方式,擺脫了“物”的制約,增強了其解釋能力。 中醫學用五行學說解釋生命 中醫學強調天人合一,具有取類比象的思維方式。肝具有條暢情志、疏洩氣機的作用,與木的特性類似,故屬木;心具有推動血液運行和溫煦肌體的作用,與火類似,故屬火;脾運化飲食精微,是人體營養物質的來源,與土類似,故屬土;肺具有呼吸、沉降氣機的作用,與金類似,故屬金;腎具有排泄小便,調節人體水分平衡的作用,與水類似,故屬水。 需要指出的是,中醫學中五臟的概念並不等同於解剖學上五臟的概念,它不單單指五個臟器,還包括了和這五個臟器相關聯的功能,比如中醫學上的“肝”實際上包括了現代醫學部分神經系統、消化系統的功能,這也是中醫學整體觀念的一種體現。 木、火、土、金、水分別與人體五臟(肝、心、脾、肺、腎)、五官(目、舌、口、鼻、耳)、五體(筋、脈、肉、皮毛、骨髓)、五華(爪、面、唇、毛、發)等相配屬。通過五行將身體各部位和外在環境有機地聯繫起來,形成了比較完整的中醫五行理論,並以此指導臨床實踐。 中醫學為什麼沒有拋棄五行學說 歷經數千年的發展,特別是現代科學技術的介入,使得中醫學的診療方法、藥物、器械等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一些人認為五行學說神秘、模糊,是一種迷信,進而攻擊中醫學的科學性,那麼,中醫學在不斷變化的過程中,為什麼沒有拋棄五行學說呢? 中醫學講究天人合一,把人體看作自然的一部分,並且與自然變化緊密互動,在中醫眼裡,人體不是放在解剖臺上孤立的個體,而是生活在自然界中的一份子,這種觀念決定了中醫學將研究的目光擴展到人體生存的環境——世界萬物中,從而和西方醫學對人體的生理和病理認識產生了不同。 那麼,五行學說應用到人體是否適合呢?這種疑問促使了中醫與五行學說最初的結合。比如五行學說認為“木克土”,臨床中發現肝氣不舒出現脾病症狀,通過疏肝解鬱有助於脾胃的運化,證實了“肝木克土”關係。 在之後漫長的時間中,這一學說一方面經受著臨床實踐的檢驗,另一方面也在大量的臨床實踐中得到不斷的充實和發展,最終在中醫生理、病理、藥物學、診斷學、養生學中廣泛運用。 結語 五行學說是古人用來認識世界、指導實踐的一套樸素的哲學思想,中醫理論的發展也得其助力。很多有關五行學說的誤解都源於過度刻板化,把木、火、土、金、水狹義地理解成五種物質,導致不能體會其間真意。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在臨床實踐中去理解中醫五行學說才是登堂入室、得窺真容的正道。 資料來源:http://zy.china.com.cn/zyjc/wxxs/68721.html
2011/09/29 12:09
|
|
【永誠進修網叮嚀】古希臘哲學家 蘇格拉底曾說:「最有希望的成功者,並不是才幹出眾的人。而是那些最善於利用每一個機會去發掘開拓的人。」機會只留給有準備的人,您付出多少努力,就必有多少收穫! 如果您對永誠所提供的進修課程有興趣,想進一步瞭解,請您按此聯絡永誠進修網,永誠服務專員竭誠為您服務。 |
||
您無法在此發表文章
您可以在此觀看文章
您無法回覆文章
您無法編輯自己的文章
您無法刪除自己的文章
您無法發起投票調查
您可以在此投票
您無法上傳附加檔案(上傳圖片)
您可以不經審核直接發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