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親子關係】不是孩子不乖 是父母不懂(五) -- 整合性溝通家庭,讓孩子有獨立個性又能彼此尊重 |
|
---|---|---|
版主
![]() ![]() 註冊日期:
2006/06/13 17:52 來自 台北
文章: 1438
等級: 32; EXP: 48
HP : 0 / 787 MP : 479 / 43200 |
常常聽到做父母的,總是認為自己的孩子不乖、不聽話;再看到周遭許多家長與小朋友的互動情形,不禁替孩子叫屈,也要為人父母的叫冤。常聽以前長輩說:『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小孩』,但是,現在的小孩不缺教育,卻幾乎每個都很辛苦、且不開心... 希望以下摘錄的文章,讓為人父母的您有幫助,也讓親子間的冤屈可以減少發生~
...................................................................................... 不是孩子不乖 是父母不懂(五) 整合性溝通家庭,讓孩子既有獨立個性又能彼此尊重 和孩子溝通或許是最具挑戰性、也最值得的經歷。如果我們能透過整合性溝通和孩子相處融洽,就能建立長久且有意義的親子關係。 當我們和孩子在心理上趨於一致時,便進入一種會整合心理各基本要素的交流過程,這種心理連結會使我們強烈地感受到對方。整合性溝通在我們和孩子一生的相處中都會發生,即使我們和孩子在實際中是分開的,也可以透過溝通整合而產生共鳴。 如果孩子和我們相處時能感受到共鳴,即使我們不在孩子身邊,也會讓孩子感到安心,感受到我們的理解,感受到他們在我們心裡的位置,這就像我們進入孩子自我意識的形成過程中。與他人相互連結的心理感受會帶給孩子安全感,幫助他們控制情緒、探索外在世界。情感溝通為親子關係建立基礎,也能為孩子和他人的關係奠定基礎。 整合性溝通的實踐 1.覺察:注意你自己的情緒和身體反應,以及他人的非語言訊息。 2.調和:讓自己的心理狀態與他人保持一致。 3.同理心:打開心房感受他人的內心和想法。 4.表達:以尊重的態度和他人溝通你的內在心理感受,並且表達出來。 5.融入:以語言和非語言的方式,在施與受的溝通氛圍中與人分享感受。 6.澄清:幫助理解他人的經驗。 7.尊重彼此的自主性:尊重每個人內在的尊嚴和獨立性。 經過證實,上述方法確實有助於人們在溝通中感受到融洽的氛圍。 整合是一種歷程,透過這種歷程,獨立存在的各部分能連結成一個整體功能。 舉例來說,關係比較協調的家庭,可以讓家庭成員保持各自的性格差異,又能讓家人相處時尊重這種差異,建構一個連貫性的家庭經驗。在這種整合的家庭系統裡,溝通會充滿活力並反映出高度的複雜性,而這借助於融合兩個重要過程:分化(家庭成員是獨立且有差異的個體)和整合(各成員能融洽相處)。這種分化和整合的融合,能讓家庭創造出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 整合性溝通能使父母和孩子在一起形成「我們」時,各自保有獨立性,提升他們在生活中對彼此連結的感受。 教養練習題 1.回想一下,你和孩子是否對同一次經歷有不同的反應,試著從孩子的角度看待這件事。你如何評價在同一件事上你和孩子的感受不同?如果你能告訴孩子,你是如何理解這次的經驗,你覺得孩子會有什麼反應? 2.你要如何坦然接受自己的內在心理狀態和初始情緒?覺察到你的內心感受、念頭和影像,能使你更深刻地感受正念。當你把這種內在的心理作用融入到意識中時,用同理心來理解它們,而不須分析或刻意改變自己。 作者: 丹尼爾‧席格Daniel J. Siegel M.D, 瑪麗‧哈柴爾Mary Hartzell M.ED 譯者:李昂 --摘自:《不是孩子不乖,是父母不懂!》野人文化提供 中國心理諮詢師是目前大陸急缺專業人才又受大陸官方正視的項目之一,心理諮詢師又是赴大陸發展,投資報酬率最的行業! 有意前往大陸發展,一定要取得中國國家頒發的心理諮詢師證照,想了解取得證照的流程,歡迎諮詢:(02) 2552-2669,[email protected] 中國國家心理諮詢師考試保證班,諮詢專線:02-5558-8558 ,輕鬆西進掌握13億人口市場商機 心理進修資源:
2014/09/10 01:19
|
|
【永誠進修網叮嚀】古希臘哲學家 蘇格拉底曾說:「最有希望的成功者,並不是才幹出眾的人。而是那些最善於利用每一個機會去發掘開拓的人。」機會只留給有準備的人,您付出多少努力,就必有多少收穫! 如果您對此進修課程有興趣,想進一步瞭解,請您按此聯絡永誠進修網,永誠服務專員竭誠為您服務。 |
||
![]() |
您無法在此發表文章
您可以在此觀看文章
您無法回覆文章
您無法編輯自己的文章
您無法刪除自己的文章
您無法發起投票調查
您可以在此投票
您無法上傳附加檔案(上傳圖片)
您可以不經審核直接發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