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養生】夏季中醫養生需防濕祛濕 |
|
---|---|---|
管理員
註冊日期:
2011/12/12 11:26 文章: 239
等級: 14; EXP: 45
HP : 0 / 336 MP : 79 / 12754 |
“長夏”是中醫理論中的一個特定節氣,位於夏末秋初,涵蓋了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五個節氣。長夏的氣候特點是偏濕,脾在體內恰是一個喜燥惡濕的臟器,因而其運化功能最易受到傷害,進而導致人體抵抗力下降。所以,長夏養生重在防“濕”。這裡介紹幾種在長夏節氣裡常用且有效的防濕祛濕方法:
按摩祛濕法 點揉承山穴(伸小腿時,腿肚的肌肉出現交角處),或三陰交(小腿內側,當足內踝尖上3寸處),陰陵泉(小腿內側,膝下脛骨內側凹陷處)都很有作用。有條件的話用艾灸效果更好。平時也可點按足三裡(外膝眼下四橫指、脛骨邊緣處),可健脾胃,有助於運化體內水濕;內濕過重的人,還可以用艾條灸肚臍處的神闕穴。 運動祛濕法 長夏酷熱,很多人喜歡貓在空調屋裡。其實,你在脫離自然界的同時,也使體內減少了對天陽清氣的吸收,會導致脾陽不運,濕從內生,一旦離開空調環境,更容易受到暑濕傷害。正確的做法是,每天保證40分鐘左右的運動,通通透透地出一身大汗,同時每天飲用不低於2500毫升的足量水液(加適量糖、鹽)以補充丟失的水分,這樣,體內水液裡的廢物,“濕氣”每天被清理、更新一次,既排毒又養正,兩全其美。需要提醒的是,暑濕易耗氣傷陽,剛開始運動應以慢跑、散步、郊遊為宜,待身體較為適應後再逐漸增大運動量。 藥粥祛濕法 中醫認為,脾對水濕的運化有重要作用,粥是養脾胃的最好食物,同時作為藥物的媒質,能更好地運載藥物發揮功效。 茯苓粥:茯苓粉20克,粳米100克,鹽、生薑粒少許。粳米淘淨。粳米、茯苓粉放入鍋,加水適量,用武火燒沸,轉用文火熬至糜爛,再加鹽、生薑粒,攪勻即成。每日2次,早晚餐用。能健脾祛濕。 冬瓜粥:冬瓜100克,粳米100克。冬瓜洗淨,帶皮切成小塊,和粳米一起放入沙鍋加水,文火熬煮至瓜爛米熟成粥即成,每日上、下午隨意服食。能利水滲濕。 砂仁粥:砂仁3~5克,粳米100克。先將粳米淘淨煮粥,待粥煮熟後,調入砂仁細末,再煮沸三五分鐘即可。早、晚餐溫熱食。或少量多餐次服用。能升陽化濕。 藥茶祛濕法 飲茶是中國人的特有習俗。藥茶在長夏養生防濕方面更具獨特功作用。 夏枯草茶:取夏枯草60克,紅砂糖20克,以沸水1500毫升煎1分鐘後,悶泡5分鐘,置保溫瓶中,代茶飲用。每日1劑。有清肝養脾利濕作用。 檸檬茶:鮮檸檬25克(或幹品10克),鮮薑2片。以沸水500毫升煎3分鐘後,置茶杯內隨飲,可回泡,每日1劑。有祛暑化濕養胃的作用。 雙花茶:取金銀花5克、菊花3克、綠茶3克、紅砂糖10克。每次用沸水200ml沖泡,分2~3次飲用,可回泡,每日1劑。有清肝解毒利濕功能。 來源:中國中醫藥報 想知道更多中醫養生知識嗎? 5/19(六)永誠特舉辦中醫養生體驗講座,歡迎來電預約免費旁聽! 報名專線:(02)5571-0080 黃全秀
2012/05/16 11:36
|
|
【永誠進修網叮嚀】古希臘哲學家 蘇格拉底曾說:「最有希望的成功者,並不是才幹出眾的人。而是那些最善於利用每一個機會去發掘開拓的人。」機會只留給有準備的人,您付出多少努力,就必有多少收穫! 如果您對永誠所提供的進修課程有興趣,想進一步瞭解,請您按此聯絡永誠進修網,永誠服務專員竭誠為您服務。 |
||
您無法在此發表文章
您可以在此觀看文章
您無法回覆文章
您無法編輯自己的文章
您無法刪除自己的文章
您無法發起投票調查
您可以在此投票
您無法上傳附加檔案(上傳圖片)
您可以不經審核直接發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