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基礎-經絡穴道】頭面部常用穴─睛明(膀胱經) |
|
---|---|---|
版主
![]() ![]() 註冊日期:
2006/06/13 17:52 來自 台北
文章: 1438
等級: 32; EXP: 48
HP : 0 / 787 MP : 479 / 43383 |
又名淚空,為防治各種眼病的主穴,如目赤腫痛、迎風流淚、近視、遠視、弱視、視神經萎縮、視網膜炎等。
[位置] 眼眶內側緣中點外。 [防治作用] 目赤腫痛、迎風流淚、視物不清、目眩、夜盲、色盲、近視、遠視、弱視,視神經萎縮、視網膜炎等各種眼病。近代報導針刺睛明穴尚可用於急性腰扭傷。 《達摩秘功》中將此穴列為"延壽十五法"之一。每天揉81次,可防治近視、遠視、花眼等各種眼病。 《百症賦》:"觀其雀目肝氣,睛明得間而細推。" 《金鑒》"睛明、攢竹二穴,主治目痛、視物不明、迎風流淚、白翳、眥癢、雀目諸疾。" 按:近代治近視眼多用睛明、攢竹、太陽、四白等穴,有時配合谷、光明。我們曾治療近千例近視眼患者,收到良好的效果,有些病人開始先用耳穴貼壓王不留行籽,對其中效果不好者,加用睛明穴等針刺,可明顯提高療效。為預防近視,可自行按揉睛明、太陽、四白、攢竹等穴也有較好的效果。 據報導,睛明穴治療冷淚效果較好,通常直刺0.7-1寸,得氣後留針30分鐘,不提插撚轉,每日一次,多數病人在5-12次之間治癒。 另據報導,腰腿痛患者,先用睛明、天柱穴相配,先針睛明,令病人彎腰,彎至疼痛難忍時,再針天柱穴。急性腰扭傷時,可選睛明、至陰穴相配。 [操作] 1.灸法:古書記載,本穴禁灸。 2.刺法:囑病人閉目,醫生左手輕推眼球向外側,右手持針緩慢刺入,緊靠眼眶直刺0.3-1.2寸,不宜作大幅度提插撚轉。出針後按壓針孔片刻,以防出血。 按:針睛明穴有淺刺與深刺兩種:治療一般眼病時,針刺不必太深,一般進針0.3-0.8寸即可;治療眼底病變,如視神經萎縮、視網膜病變等,針刺可較深,一般進針1-1.5寸。但要根據病人情況靈活掌握,不宜針刺過深,以免刺入顱腔,造成事故。 睛明等眼區穴血管豐富,容易引起內出血,故出針時要用消毒乾棉球壓迫2-3分鐘,以防出血,如針後出血,局部出現腫脹者,可先用冷敷法止血,待血止後改用熱敷法。眼眶周圍血腫青紫,一般1-2周內逐漸吸收消退,並不影響視力。 3.按摩:點按法、摩法、揉法5-10分鐘。
2009/10/06 11:16
|
|
【永誠進修網叮嚀】古希臘哲學家 蘇格拉底曾說:「最有希望的成功者,並不是才幹出眾的人。而是那些最善於利用每一個機會去發掘開拓的人。」機會只留給有準備的人,您付出多少努力,就必有多少收穫! 如果您對此進修課程有興趣,想進一步瞭解,請您按此聯絡永誠進修網,永誠服務專員竭誠為您服務。 |
||
![]() |
您無法在此發表文章
您可以在此觀看文章
您無法回覆文章
您無法編輯自己的文章
您無法刪除自己的文章
您無法發起投票調查
您可以在此投票
您無法上傳附加檔案(上傳圖片)
您可以不經審核直接發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