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霜降養生保護脾胃是關鍵 |
|
---|---|---|
管理員
![]() ![]() 註冊日期:
2011/04/25 14:16 文章: 705
等級: 24; EXP: 10
HP : 0 / 577 MP : 235 / 23696 |
2011-08-29 新浪中醫
導語:霜降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也是秋季到冬季的一個過渡時期,霜降節氣含有天氣漸冷、開始降霜的意思。常有冷空氣侵襲,而使氣溫驟降,此時要做好霜降時節的養生保健,無論是在飲食養生還是運動調養上都需應時謹慎。究竟霜降時節如何正確養生呢? 霜降節氣為脾臟功能處於旺盛時期,由於脾胃功能過於旺盛,易導致胃病的發出。所以此節氣是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腸潰瘍病復發的高峰期。由於寒冷的刺激,人體的植物神經功能發生紊亂,胃腸蠕動的正常規律被擾亂;人體新陳代謝增強,耗熱量增多,胃液及各種消化液分泌增多,食欲改善,食量增加,必然會加重胃腸功能負擔,影響已有潰瘍的修復;深秋及冬天外出,氣溫較低,且難免吸入一些冷空氣,引起胃腸粘膜血管收縮,致使胃腸粘膜缺血缺氧,營養供應減少,破壞了胃腸粘膜的防禦屏障,對潰瘍的修復不利,還可導致新潰瘍的出現。 霜降以平補為原則 中醫認為:機體功能是與自然界物質交換中處於相對平衡的,而協調平衡是中醫養生學的重要理論之一。根據中醫養生學的觀點,在四季五補(春要升補、夏要清補、長夏要淡補、秋要平補、冬要溫補)的相互關係上,則應以平補為原則。此時還要特別注意動與靜的合理安排,活動量不宜過大,不宜過度勞累,更不可經常大汗淋漓,使陽氣外泄,傷耗陰津,削弱機體的抵抗力。 秋季水果蔬菜豐盛,但食用時應該選擇防秋燥的護陰、滋腎、潤肺的果蔬。 天氣漸冷,這一節氣中的民間食俗很有特色。諺語有“補冬不如補霜降”的說法,而且應先“補重陽”後“補霜降”,認為“秋補”比“補冬”更要緊。 秋季的進補要以“潤燥、固表、益氣”為主。如蜂王漿,比較適合身體虛弱的老人,早晚各服一次,對促進睡眠和通便都有一定好處;如西洋參,它是滋陰、生津的,對於腫瘤病人、術後病人、白細胞低的患者,西洋參可以幫助增強機體免疫力。其他的慢性病如糖尿病人也可適當吃點西洋參;如高麗參是較為溫熱,適合手足發涼、怕冷、臉色發白的人,但有痰多、面紅耳赤、急躁、口渴、口苦、大便乾燥等症的人就不適合。 資料來源:http://zhongyi.sina.com/news/slys/20118/70982.shtml
2011/08/29 11:20
|
|
【永誠進修網叮嚀】古希臘哲學家 蘇格拉底曾說:「最有希望的成功者,並不是才幹出眾的人。而是那些最善於利用每一個機會去發掘開拓的人。」機會只留給有準備的人,您付出多少努力,就必有多少收穫! 如果您對永誠所提供的進修課程有興趣,想進一步瞭解,請您按此聯絡永誠進修網,永誠服務專員竭誠為您服務。 |
||
![]() |
您無法在此發表文章
您可以在此觀看文章
您無法回覆文章
您無法編輯自己的文章
您無法刪除自己的文章
您無法發起投票調查
您可以在此投票
您無法上傳附加檔案(上傳圖片)
您可以不經審核直接發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