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陸進修】台生逐夢大陸:不做中國崛起旁觀者 望充當兩岸溝通橋樑 |
|
---|---|---|
版主
註冊日期:
2006/06/13 17:52 來自 台北
文章: 1438
等級: 32; EXP: 48
HP : 0 / 787 MP : 479 / 42501 |
2012新學期開始,臺灣學生陸續返校,中新網臺灣頻道推出主題策劃《這些年,臺灣學生在大陸追逐夢想》,採訪在京多所知名高校的臺灣學生,圍繞他們的學習、生活、感情、就業、文化、參與兩岸交流等話題進行採訪,勾勒出臺灣學生在大陸追逐夢想的足跡和心路歷程。翻開近些年來臺灣學生到大陸求學的變遷歷程,不難發現,臺灣學生與兩岸關係的時代背景緊密相連。
從1985年開始大陸高等院校開始招收臺灣學生,隨著兩岸經濟、文化領域交流的不斷發展,到大陸求學的臺灣學生數量不斷增加。時任教育部港澳臺辦常務副主任丁雨秋2005年曾經介紹,1985年到2000年大陸高校招收的臺灣本科學生為2895人,研究生864人;2001年到2004年這4年間招收了臺灣本科生2875人,博士碩士研究生2766人;2004年臺灣學生到大陸求學的人數創歷史新高,達到了1777人。 記者從國臺辦了解到,根據教育部最新統計,截至2012年1月,到大陸就讀的臺灣學生累計已經達到3萬多人,目前在校生為7000多人,去年大陸各高校招收臺灣學生2000多人。 北京大學兩岸文化交流協會主席蔡秉憲日前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表示,2000年至2005年,來大陸求學的臺灣學生開始多元化,有成績很優秀的、有在臺灣沒有好大學上的、也有為到大陸經商而來的,每個人都有不同因素和考量,這個階段,臺灣學生的學業水準相對參差不齊。 他認為,在2005年至2008年期間,是一個臺灣學生來大陸求學人數的緩衝期。之後,尤其2010年大陸承認臺灣地區學測考試(高考)成績,臺灣學生到大陸求學,無論是人數,還是學業水準,都有較大提升。他預期,未來在兩岸和平和共同發展的基礎上,臺灣學生來大陸求學人數會越來越多,也會愈來愈多元化。 【交流篇】不做中國崛起的旁觀者 改革開放30多年來,大陸經濟發展令世人為之驚嘆,2010年GDP已超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同時,兩岸自從2010年簽署《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定》(ECFA)後,經濟貿易合作也迅速發展。據海關總署統計顯示,截至2011年年末,臺灣對大陸出口享受ECFA關稅優惠30312票,貨值42.21億美元,關稅優惠7.83億元人民幣。 未來兩岸交流和合作還將進一步發展,臺灣學生在兩岸互動中能夠參與的市場空間也越來越大,只要能夠把握機遇,找準位置,發揮所學,就不會做一個中國崛起的旁觀者。 充當橋梁紐帶 臺灣學生作為未來兩岸交流的橋梁,在大陸求學的時間裏,對大陸有直觀的感觸,同時,又了解臺灣的需求是什麼,通過(透過之意)他們的傳播和促進,會減少兩岸因為不了解而產生的誤區和盲點。蔡秉憲說,“現在全世界都有‘漢語熱’、‘中國文化熱’,我希望可以盡自己一份力,充當兩岸之間以及與外界之間的橋梁,把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介紹出去,不做中國崛起的旁觀者。” 在兩岸學生交流中,俞柔安認為,大陸學生去臺灣交流都是短期的考察,看到的都是比較好的一面,很難有深入的交流。她建議,“最好能夠去臺灣課堂上課,因為只有長時間的交流和溝通,才會出現一些摩擦和衝突,才會藉此更深入了解對方,才會包容對方的差異。”羅海蕓說,“我們現在是扮演溝通的橋梁的角色,因為兩岸交流越來越多,即便有的人沒有去過臺灣,一聽說你是臺灣人都會問你很多問題。” 她說,“以前我很不喜歡別人知道我是臺灣人,因為當時是陳水扁‘執政’的時候,一聽說你是臺灣來的,就罵陳水扁。現在我很樂意講我是臺灣人,我們正在做兩岸交流的事情,給人家介紹臺灣是什麼樣子的,與此同時,也幫助很多臺灣人適應這邊的生活。” 未來兩岸發展 對未來兩岸關係發展的前景,臺灣學生作為兩岸交流中的一員,是非常關注的,因為未來兩岸關係如何發展,直接關係到他們的切身利益以及他們未來的發展。 “兩岸勢必要進行交流,就如同陳水扁‘執政’時期的學費問題,2005年國民黨過來(編者注:時任國民黨主席連戰率團訪問大陸)以後,就把臺灣學生很貴的學費降到與大陸同學一樣。”鄒易良說,“學歷承認的方面,醫學學歷不被臺灣認可,也不能考醫師資格證,雖然需要保護本土的市場,但是臺灣還是應把眼光放長遠點,從提高臺灣醫療水準出發。” 蔡秉憲認為,兩岸交流有一個大的發展契機。他說,比較偏臺灣北部的縣市對大陸稍微有點了解,但是中南部縣市對大陸有很多成見。近兩年,他做兩岸交流,也會碰到有人問,“大陸有洗衣機嗎?”基於此,才促使他儘量多去做兩岸交流方面的事情。 據他介紹,他們協會會定期派人到臺灣各縣市做支教,有時也會到山區,與原住民進行交流,“我也希望未來大陸的精英到臺灣唸書,對臺灣非常的了解,更希望兩邊未來的主人能夠相互了解,不要發生誤判的情形。”他認為,在促進兩岸交流發展中,要加大對臺灣中南部的交流,這是近五年比較迫切要做的。雙方相互了解後,未來兩岸交流才能進入比較深層次的領域。 陳怡秀說,兩岸交流就像“播種”一樣,你必須播下這顆種子,而且要定時澆水和施肥,但你不能期望一定要有收成或有好收成。然而,如果不播這顆種的話,將永遠長不出東西來。她還認為,“交流和文化融入是沒有辦法速成的,大陸希望臺灣更了解大陸,或者大陸這邊更加了解臺灣,這個事沒辦法速成,就必須慢慢來,一步一步走,而不是看了很多文章,做了很多調研就可以了解的,這個東西沒辦法長久,長久的東西是播下了種子,靜靜等待開花和結果,這就是收穫。” 羅海蕓說,“在兩岸關係中,臺灣政治人物心知肚明,一直交流下去,當局在交流中得到一些好處,得到政績,得到GDP的提高。但是臺灣太小了,旅遊有壓力,生活空間有壓力。”她還認為,“我不知道未來會怎麼樣,未來的發展會不會朝大陸所期待的這一方面發展,我認為是有蠻大幾率是這樣的。” 【結語:記者手記】 臺灣學生作為兩岸交流中的組成部分,通過(透過之意)在大陸學習,他們親身感受大陸近些年的發展,用自己獨特的視角觀察著大陸的變化,在未來的兩岸交流中,他們是最有發言權,也最能夠影響身邊人的群體之一。 在採訪中,臺灣學生給記者以“思維活躍、行動務實”的真切感受,他們有的人在臺灣外其他國家求過學,甚至工作過;有的人出生就在臺灣外;有的人在臺灣本科畢業以後工作過;有的人一直在學校中的環境長大;有的人從小就來到大陸生活……他們的視野開闊,思維活躍,能夠敏銳地把握時代發展的脈搏,洞察未來發展的變化。 同時,他們又是非常務實的一群人,有時他們可能不會真正去關注兩岸政治,而是從自身考慮如何在短時間內達到自己的目標;有時他們不會去關注臺灣的變化,更加關心的是菜價有沒有漲,水果怎麼又漲價了……但這都是人之常情,務實的人生才更加紮實和精緻。 這次有關臺灣學生在大陸追逐夢想的專題採訪,除了從生活、學習、感情、就業、文化、交流等方面關注臺生的生活狀態和心路歷程外,還有更深一層想法就是以管窺陛A揭示兩岸交流的真實現狀,揭示臺灣青年的真實想法。未來兩岸關係的發展,正如溫家寶總理在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記者會上所引用的一位臺灣詩人的詩句:“情天再補雖無術,缺月重圓會有時。” 資料來源:NOWnews 今日新聞網 【貼心叮嚀】兩岸互動頻繁,教育成為雙方合作的新趨勢,尤其中醫、心理、金融、法律等專業領域,更是台生紛西進的不二首選!現在正是中國留學的好時機,永誠諮詢顧問公司提供您中國各項留遊學資訊,透過十年專業經驗協助您順利取得學位! 想前往大陸發展嗎?想增加職場競爭優勢嗎?永誠專辦大陸國際證照保證班、兩岸中醫進修班、兩岸心理進修班、兩岸高階經理人MBA進修班、兩岸法律進修班等,協助您取得全中國通用、國際認可的大陸證照、提升學經歷背景、累積兩岸人脈;為您媒合大陸工作、個人品牌包裝!歡迎您利用永誠線上客服系統聯絡客服人員,或撥打諮詢專線: 02-5558-8558。
2012/04/21 01:14
|
|
【永誠進修網叮嚀】古希臘哲學家 蘇格拉底曾說:「最有希望的成功者,並不是才幹出眾的人。而是那些最善於利用每一個機會去發掘開拓的人。」機會只留給有準備的人,您付出多少努力,就必有多少收穫! 如果您對此進修課程有興趣,想進一步瞭解,請您按此聯絡永誠進修網,永誠服務專員竭誠為您服務。 |
||
您無法在此發表文章
您可以在此觀看文章
您無法回覆文章
您無法編輯自己的文章
您無法刪除自己的文章
您無法發起投票調查
您可以在此投票
您無法上傳附加檔案(上傳圖片)
您可以不經審核直接發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