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級人才被挖角 台腦力外流日趨嚴重
本文章發佈於 2008/8/2 (2125 人次閱讀)
兩岸交流日益頻繁,大陸市場龐大且薪資福利彈性極大,近年來以2.5至3倍以上的薪水挖角臺灣的高級研究人才,加上香港與新加坡早就以高薪在台搶人,臺灣“腦力外流”情形越來越嚴重。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隨著全球化的發展,優秀人才的跨國流動現象,比過去更為明顯。臺灣“中華經濟研究院”董事長朱敬一指出,台高等研究人才流失情形一定要設法改善,因為影響層面太大了。他建議,未來公務員與高級研究人員或大學教師的待遇應雙軌化,即“公教雙軌”,讓不同科系或專業學術研究人才待遇彈性化,臺灣才能有條件與其他國家和地區搶人才。
今年當選新科“中研院”院士的財務與計量經濟學家段錦泉,目前任教於新加坡國立大學,相關人士指出,新加坡提供的年薪逾四十萬美元,約新臺幣一千二百萬元,在台相當於金控董事長年薪。然而,如果臺灣想聘請這位新科院士回台任職,在現行制度下幾乎不可能提供他同樣的待遇。
今年“中研院”經濟所要招聘新的研究人員,經過層層篩選,挑選了四位在台完成大學學業後到美深造的候選人,結果碰到來自大陸、香港與新加坡等學術機構以2.5至3倍的高薪搶人,最後“中研院”經濟所只網羅了一位願意回臺灣。
“中研院”經濟所所長彭信坤指出,大陸的社會科學發展比較弱,最欠缺中生代的社會科學者,非常喜歡引用臺灣社會科學界人才,尤其臺灣學者可同時以中、英文授課或從事研究工作,沒有語言溝通的障礙,他們尤其歡迎。這二年臺灣有不少學者被挖到北大、清大和上海交大去,而光華管理學院也以2至3倍的薪水挖角。
不只學界,臺灣的高科技人才也面臨挖角危機,繼新加坡政府今年五月首度到台征才後,新加坡另一半官方機構,也打算在8月到台徵求科技界人才。對這些人才而言,全球化是很好的機會,但是對於政府或企業而言,未來恐怕就要為如何留住人才費心思。
中新網2008年7月28日
■ 想前往大陸發展嗎?大陸職業資格證照絕對是加分必備,但是近年來因考試者眾多,資格限制愈來愈嚴格,也愈來愈難考了!想考趁早,把握機會!請按此索取考試簡章;如您無法親自前往大陸考試,亦可利用推甄免試直接取得大陸證照,資格不符無法取得大陸證照者保證退費!若您對大陸證照有任何疑問,也歡迎您利用永誠線上客服系統聯絡客服人員,或撥打諮詢專線:02-2552-2669。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隨著全球化的發展,優秀人才的跨國流動現象,比過去更為明顯。臺灣“中華經濟研究院”董事長朱敬一指出,台高等研究人才流失情形一定要設法改善,因為影響層面太大了。他建議,未來公務員與高級研究人員或大學教師的待遇應雙軌化,即“公教雙軌”,讓不同科系或專業學術研究人才待遇彈性化,臺灣才能有條件與其他國家和地區搶人才。
今年當選新科“中研院”院士的財務與計量經濟學家段錦泉,目前任教於新加坡國立大學,相關人士指出,新加坡提供的年薪逾四十萬美元,約新臺幣一千二百萬元,在台相當於金控董事長年薪。然而,如果臺灣想聘請這位新科院士回台任職,在現行制度下幾乎不可能提供他同樣的待遇。
今年“中研院”經濟所要招聘新的研究人員,經過層層篩選,挑選了四位在台完成大學學業後到美深造的候選人,結果碰到來自大陸、香港與新加坡等學術機構以2.5至3倍的高薪搶人,最後“中研院”經濟所只網羅了一位願意回臺灣。
“中研院”經濟所所長彭信坤指出,大陸的社會科學發展比較弱,最欠缺中生代的社會科學者,非常喜歡引用臺灣社會科學界人才,尤其臺灣學者可同時以中、英文授課或從事研究工作,沒有語言溝通的障礙,他們尤其歡迎。這二年臺灣有不少學者被挖到北大、清大和上海交大去,而光華管理學院也以2至3倍的薪水挖角。
不只學界,臺灣的高科技人才也面臨挖角危機,繼新加坡政府今年五月首度到台征才後,新加坡另一半官方機構,也打算在8月到台徵求科技界人才。對這些人才而言,全球化是很好的機會,但是對於政府或企業而言,未來恐怕就要為如何留住人才費心思。
中新網2008年7月28日
■ 想前往大陸發展嗎?大陸職業資格證照絕對是加分必備,但是近年來因考試者眾多,資格限制愈來愈嚴格,也愈來愈難考了!想考趁早,把握機會!請按此索取考試簡章;如您無法親自前往大陸考試,亦可利用推甄免試直接取得大陸證照,資格不符無法取得大陸證照者保證退費!若您對大陸證照有任何疑問,也歡迎您利用永誠線上客服系統聯絡客服人員,或撥打諮詢專線:02-2552-2669。
該類別中的其他文章 | 發佈日期 |
臺胞專屬 APP “台陸通” 6 月 19 日上線 | 2018/7/20 |
[食品證照] 規避食品新規定 陸商改標示 | 2011/8/19 |
金融登陸設租賃 不限一家 | 2011/2/25 |
《證照》爭取台金融業落戶 釋3利多 | 2010/8/20 |
《兩岸要聞》未來10年 陸成全球經濟關鍵 | 2010/7/9 |
福建推進對台先行先試 開放二... | 2009/10/11 |